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面对是国民政府留下的一个烂摊子,连年的战争加上自然灾害,国内经济凋零、物价飞涨,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尤其是上海,当时中国的资产阶级都集中在上海,他们控制了上海的各种金融物资和贸易等等,虽然我们解放了上海,但经济全部被他们掌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初期的上海

不仅如此,以上海为中心的大城市的投机商人纷纷用经济挑战新生的新中国,在他们眼里,当年国民政府和日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更别谈没有搞经济经验的中共了,他们丝毫不怕,甚至叫嚣“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

同时他们勾结国民党残余势力,妄图操控上海的金融物资市场,阻扰人民币的发行,甚至还对重要的粮食、棉花等物资囤积,提高物价,妄图搞乱上海的经济,可以说新中国建立前后我们面对的第一场经济战就是和上海的资本家的打起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用金圆券购买物资

国民党政府留下的烂摊子

上海解放前夕,国民政府知道自己失败已经成为定局,大肆掠夺财物和黄金,也让上海这座远东最为繁华的城市物价飞涨,百业凋敝,上海解放后,急需的粮食和棉花库存居然只能维持一个月,至于煤只够用一个星期。

这还是上海,更别说其他地方了,当时解放军刚接手的城市工农业产量都因为连年战争备受破坏,加上战争还在继续,打仗要钱,后方恢复生产安置灾民等等都需要钱,而新中国建立前后,中央的财政收入来源少且财税分散,收入少,支出多,收入严重不平衡,也让1948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在发行一年后就通惠膨胀160倍,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种钱庄

面对如此困境,投机的资本家却大发国难财,各种投机商人纷纷在各地兴风作浪,仅上海就有各种职业性的金钞贩子、银元贩子就有30万人之多,还有一大堆搞投机买卖的钱庄,更别说其他地方了,可以说国民政府败退后留下一个彻彻底底的经济烂摊子,也是新中国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考验,这关系到新生的政权能否稳固。

当然大家心里都清楚,新中国想要打赢经济第一仗,必须选择投机和资本家最多的上海,只有治住上海的资本家才能在经济上打赢这一仗,只要稳定上海才能进一步稳定全国经济,为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而被派往上海主持经济工作的则是毛主席推荐的陈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云

当时大家都是直线思维,认为通货膨胀就是市面上的人民币太多了,解决的办法就是控制人民币的发行,钱少了物价自然就能降下来,但陈云看法却不一样,他认为人民币发行量不多,只是人民币集中在米、面、布这几类乎民生的商品上,看起来好像是通胀,其实质还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物资短缺。

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加大物资供应,通过发行货币从农民手里收购物资,政府手里有钱有物资这就有了腾挪的空间,这样就可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有了日后的金融大战。

稳定经济第一仗:稳定人民币货币地位

之前已经废除金圆券,大家可以按照比例兑换成人民币,毕竟金圆券已经是废纸了,大家很乐意兑换,但对于取消银元交易,大家还不认可,毕竟已经被国民党政府坑了好几次了,现在再用纸兑换银元,大家都不愿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圆券

加上投机商人的推波助澜,市场很快变成了银本位的时代,银元价格节节高升,人民币价格一落千丈,为了稳定银元,陈云投放了10万银元,结果被投机商人吃了个干净,任由这样下去,货币体系很快就会崩溃,一旦货币立不住,那么政府对经济生活也就失去控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大家只信任银元

随后陈云命令银元交易违法,从行政手段上禁止银元的流通,手上的银元要么留在家里当传家宝,要么兑换成人民币,但一纸通告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投机商早就有了应对之策,有了一条完整的黑市交易链条,当年蒋经国都没搞定的事更别说中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兑银元

但他们很快遭受铁拳暴击,这就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大楼的查封,这是上海的地下银元交易市场,收缴了各种银元、黄金、外汇,投机商一个不落全部被查,彻底将上海的地下银元交易市场被连根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海证券交易所

当然行政命令可以强制把银元踢出交易市场,但大家接受人民币还是不那么容易的,毕竟不能对每个人进行监视,随后陈云规定国家能够控制的机构强制使用人民币结算,比如税务局交税,水、电、公共交通的收费、国营粮店买粮食等等,用国家力量给人民币站台。

稳定人民币地位后,就就开始对上海的投资商人进行打击,集中物资打击奸商囤积居奇,稳定上海的物价。

稳定经济第二仗:棉花之战

上海的棉纺织业是全国最为发达的地方之一,投机商人准备选择控制上海的棉花,一旦控制棉花上海的棉纺织业就无法开动,即便外地运来的棉花他们也统通吞进,势必不让棉花流入市场上去,也催动了其他地方的棉花价格上涨。

除此之外他们还囤货奇居,在上海抬高物价,让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飞速上涨,仅仅一个月,上海棉纱的价格涨了1.2倍,米价上涨了4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争抢棉纱

陈云看到投机分子喜欢囤货奇居,那就让他们囤,看谁能坚持,为了保证上海纺织厂的开工,他优先给工厂供应棉花,随后派遣人员到全国各地进行棉花的收购,先后收购了一百多万担,暂时解决上海棉纺织业的需要。

当然满足了棉纺织业的棉花需要后,他又开始大量购买棉花囤积,又命令各地银行除了特殊许可之外禁止向任何人发放贷款,等一切准备好了之后,1949年11月25日,陈云命令大规模向市场上兜售棉花,投机商人一看市场上居然还有棉花出售,想尽办法去囤积,为了争夺市场上的棉花,他们不惜借高利贷在市场上疯狂购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输物资

眼看这些投机商人疯狂购买棉花,陈云下令一边降价一边销售,投机分子们看到棉花一直源源不断的在售卖,而且价格还在下跌,自己财力也无法维持,部分投机分子开始扛不住了开始在市场上低价出售棉花。

这下子直接引发市场上的棉花价格下跌,一些投机分子们担心手上棉花烂在自己手上,纷纷大规模在市场上兜售棉花,棉花价格越来越低,很多人血本无归,以棉花控制市场的计划彻底破产,不过这些投机商人很多都是私营工厂,本身都生产棉纱的,陈云也没有赶尽杀绝,毕竟工厂还有大量工人的,双方协商后继续维持生产,并且购买他们生产的棉纱,这才保持他们最后一点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装卸棉花

一锤定音:粮食之战

如果棉花是影响工业生产的话,那么粮食是关系百姓生存的重要物资,由于上海市大城市,粮食消耗极大,加上自然灾害,粮食问题成为上海首要解决的问题,早在1949年夏季的时候,上海粮食价格就开始大幅度上涨,达到了正常价格的两倍以上,也引起人心浮动。

陈云也看到粮食的重要性,根据估算,上海每天需要消耗350万斤的粮食,随后在全国各地进行粮食调度,每天往上海配售大米,甚至在东北东北等地调来了1亿斤粮食进行供应,初步解决了上海的粮食问题。

而上海一些投机分子误以为粮食“不足”,尤其是春节前后粮价看涨的习惯,他们本以为在粮食上打捞一笔,因此1950年春节前就开始大量囤积粮食,能买多少就买多少,一厢情愿的以为日后可以卖出高利润,甚至不惜举债。

但春节过后,粮食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连续下跌,上海一下子出现一批国营粮店,连续抛售平价粮食,迫使他们不得不亏本将自己囤积的粮食全部抛售掉,这场粮食大战中,投机商人损失严重,甚至不少人赔进了全部家当,这和棉花不同,毕竟粮食买卖谁都可以。

通过棉花之战和粮食之战,上海私营粮食批发商一下子倒闭几十家,棉布行则亏了253亿元,加上一些私营钱庄参与进去,大笔贷款也收不回来纷纷破产,可以说这场经济战大获全胜。

新中国的货币得到了统一

当然在上海打击投机商人和稳定物价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没有彻底解决物价波动的根源以及赤字问题,但却为后面统一的国家财政经济管理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里洋场

在上海稳定之后,新中国随机开展全国统一的财政收支、贸易、物资调动和先进管理,保证了市场供应和物价的稳定,统一和调整这两项工作彻底稳定了全国经济,也为日后经济建设和抗美援朝物资供应提供了保障,因此毛主席评价这次经济战的地位不亚于淮海战役。

至于人民币,也随着全国经济的稳定开始逐步推广到全国,并且逐步收回各个解放区流通的各种货币,1951年,随着新疆发行印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代替原先的银行券,至此新中国的货币彻底得到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