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近30年的大拆大建,中国的城市迎来了“更新”的时代。

曾经是“涂脂抹粉”,后来是“贴扩建”,如今我们进入了“原拆原建”的新阶段。要想知道个中详情,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聊聊这时下最火的“原拆原建”!

原拆原建,顾名思义就是把那些老旧的住宅拆掉,然后在原址上再建新楼。

和过去那种“大拆大建”不同,原住民还是住原地,房子的面积也和以前差不多,不存在“一夜暴富”的搬迁梦。

01

让我们看看几个案例,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吧!

案例一:上海•彭三五小区

彭三小区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房子小、光线弱,厨卫一堆人共用,比肩千古难题——厕所啊张三儿,李四儿来你家“串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每次的不同情况带来了五期改造方式。从平改坡到厨卫扩建,再到拆四建四、拆六建三,可谓是拆得有声有色。这上海首创的“原拆原建”方式来得刚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成的彭三五小区

案例二:北京•劲松小区114号楼

这楼可是1978年的老古董了,安全隐患一抓一大把。2020年,被招进了北京市首批危旧楼房改建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方筹资,包括居民自己也“献爱心”出了10%,都使得这个项目得以顺利进行。

这里的老年居民占比不小,所以新楼里很体贴地增加了餐厅、理发馆、裁缝铺,怪不得这“四方共担”模式被全国争着效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例三:杭州•浙工新村

这小区的危房鉴定似乎有点“娱乐圈复出”的意思,反复被判为C级危房。小区更新困难重重,关键是人心难齐啊,没到90%的同意都过不了。但2023年,终于启动了更新计划,新建的小高层配备地下车位,绿化区也蹭蹭上涨,548户居民集资自筹的4.7亿让人叹为观止!

02

老旧小区变危险建筑,拆不拆?当然拆!

根据上海的标准,只有那些建设年代久远、厨房厕所共用、结构安全隐患多的老房子才会被纳入“原拆原建”的范畴。

A. 从小处看,原住民的幸福感提升。新的房子空间大、功能全,还安全,不用走高风险的“失足旅程”。

B. 从城市角度看,保留了城市原有的风貌和肌理,不再是“千城一面”,而是特色十足。

C. 从大局看,原拆原建更绿色、环保,符合“双碳目标”的推进要求。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欢呼雀跃。上海日晖五村的居民就有些不满——面积增加不均、比不上隔壁动迁款,真是“无伤害不幸福”啊!

资金问题也让一些困难户望而叹息,几万块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城市更新不仅让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一切如常,但环境却焕然一新。这就是越来越多老破小选择原拆原建的原因。

“人民城市为人民”,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小区旧貌换新颜,生活更加美好!

03

在言叔看来,相比于之前的开发商主导的旧改和拆迁,原拆原建可能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原拆原建"。啥意思?就是把老房子拆了,再在原地盖个新的。

首先,为啥要搞旧改?

言叔认为原因有四:

  1. 减轻政府的钱包压力。以前的棚改,政府得给拆迁户发大笔补偿款,这可是个不小的负担。旧改就不一样了,省去了动迁补偿费,政府的钱包也能轻松一些。

  2.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以前拆迁户拿着补偿款到处买房,房价自然就上去了。旧改能让居民"原地过上好日子",不再有大量刚需涌入楼市。

  3. 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很多老房子结构还好好的,拆了太可惜,而且建筑垃圾还会污染环境。旧改就地利旧,更环保。

  4. 带动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就业机会。电梯、建材、装修、家电等行业,旧改意味着大量订单,能创造不少就业岗位。

但是,对于那些"高龄"老房子,旧改的"阿克琉斯之踵"也渐渐显现:

  • 有的居民不愿意为旧改"买单",尤其是低收入居民,觉得分担改造费有点吃力。
  • 旧改只能修修补补,老房子的落后户型还是没变,过几年又得换新。
  • 老房子加装电梯存隐患,结构老化的楼房,外挂式电梯可能危及楼体稳固。

这时候,"原拆原建"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1. 居民住房条件获得根本改善。新楼房在材料、设计、户型上都比老房子强多了。
  2. "一地多用",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原来5层的老楼房拆掉,新盖12层住宅楼,能解决更多拆迁户的安置问题。
  3. 开发商可以提供货币补偿或实物安置两种选择,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对于那些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小区,"原拆原建"或许是个更好的选择。

只有加快超40年房龄危房的"原拆原建"进程,才能让更多百姓彻底告别破旧房,住进设施一流的新家。

当然,这事儿得规范操作,开发商也得诚信履约,这样才能确保这场惠民工程不会变成圈钱游戏,真正造福千家万户。

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原拆原建"能否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新风向